| 设为主页 | 保存桌面 | 手机版 | 二维码
普通会员

常州市江南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电站专用设备、水处理设备、钢结构件、钣金件、热处理设备、阻尼器、噪声控制设备...

新闻分类
  • 暂无分类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环保督察悬利剑 扎实整改促发展
新闻中心
环保督察悬利剑 扎实整改促发展
发布时间:2022-07-23        浏览次数:176        返回列表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党和国家重大的体制创新和重大的改革举措,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重大原创性成果和制度性保障。
 
  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王延峰表示,5年来,通过两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三晋大地更加深入人心,各地区各部门切实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坚定不移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山西,实现了良好的政治效果、经济效果、环境效果和社会效果。
 
  坚决全面彻底推进督察整改工作
 
  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反馈意见后,我省高度重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扎实抓好各项反馈问题整改,切实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推动环境质量全面改善。
 
  王延峰介绍,我省在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中,以破局姿态、根治气魄、雷霆手段坚决全面彻底推进整改工作,重点做了四项工作:一、做好有机衔接严整改。统筹推进两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细化任务、强化领导、实化成效,推进重点领域、重点行业治理,跟进开展省级生态环保例行督察、定点督察、专项督察,进一步压实生态环保“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二、强化盯办督办抓整改。定期召开重点难点问题督办会议,从严督促,确保整改进程清晰可控,任务有序推进。对严重超标的重点排污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集中约谈;对重污染企业卫生防护距离内居民搬迁困难等第一轮督察整改重点任务,坚持“一案一策”挂牌督办;对晋中盆地个别市县生态环境质量突出问题开展定点督察,进一步传导压力,压实责任。三、严格执法检查促整改。连续两年开展“利剑斩污”行动,查处违法案件3563件,形成有力震慑。各级各相关部门重点对“两高”项目、水环境治理、压减焦化产能等强化监督,加快解决突出问题。四、坚持举一反三固整改。注重从具体问题检视共性问题,制定《山西省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行动方案》,出台《山西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发布煤炭洗选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建立省市两级水环境纵向生态补偿机制,暂停黄河流域水资源超载区新增取水许可,建立完善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破坏问题监督机制,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构建常态化长效化工作机制。
 
  一路走来,督察整改工作扎实推进,一组组数字、一项项成果见证着我省为推动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整改所做的努力。去年全省PM2.5平均浓度降至39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例达72.1%,重污染天数比例降至0.5%,SO2平均浓度降至15微克/立方米。今年圆满完成了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空气质量保障任务,为绿色冬奥贡献了山西力量。全省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72.3%,同比增加2.1个百分点。
 
  督察整改形成行之有效的做法
 
  作为一项新制度,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整改不仅推动解决了一批老大难问题,还助力我省生态环境工作开创了新局面。王延峰表示,督察最终成效体现在问题整改上,从实际工作看,我省在督察整改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做法。
 
  他进一步介绍,在整改推进过程中,我省督察整改工作制度不断完善。先后制定《山西省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山西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细则》,印发《山西省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推进机制》,完善统筹协调、边督边改、分解落实、督查督办、验收销号、追责问责、信息公开、长效监管等八项机制,进一步健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管理闭环。
 
  王延峰说:“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全方位推动我省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更加亮丽。”针对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整改反馈重点问题,我省组织开展例行督察、督察“回头看”、专项督察、定点督察、派驻监察“五位一体”督察工作体系,进一步推动各级党委、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有效解决突出问题。扭住煤炭消费实现负增长、压减焦化产能等第一轮督察重点整改问题,深入实施煤炭绿色开发利用和可再生能源倍增行动,首批建成10座智能化示范建设煤矿,煤炭先进产能占比突破75%,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达34.3%,焦化先进产能占比超64%,炼铁和炼钢先进产能占比分别达58.7%和47%。扭住能耗“双控”“四水四定”等第二轮督察重点整改问题,积极培育打造十大重点产业链,推动煤电机组“三改联动”,14家焦化企业、10家水泥熟料企业完成超低排放改造。
 
  王延峰表示,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整改工作还助力我省生态保护和修复提质增效。针对省情,我省紧盯重点弱项抓整改,以生态省建设为牵引,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扎实推进“两山七河一流域”生态修复治理,同步开展湖泊、大泉和湿地生态保护修复,深入抓好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大力实施石太高铁生态廊道建设等标志性工程,完成6739公顷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治理,整治46个自然保护区2833个问题。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3万平方公里,向黄河年输沙量由上世纪末的1.2亿吨减少到目前的1700万吨,下降85.8%。